山地马拉松21人遇难失温到底是什么

5月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造成21名参赛人员遇难。当天,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造成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

那什么叫山地马拉松呢?简单来讲,就是一个人在各种复杂的,基本未经开发的山野之间跑上约42公里一个马拉松的距离,我们得想想,一个普通人在赛道上跑个5公里都困难,而现在要在山野之间跑上一个马拉松,那个难度可想而知。

而马拉松之所以被称为极限运动,意味着这是有一定的危险,有一定的对身体伤害的因素存在的,平常,我们也常会听到有运动员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心脏衰竭去世,那这属于比较小的意外,属于个人身体问题,难以避免,但这次甘肃马拉松导致21位最顶级的马拉松运动员离世却是因为另外一件户外运动最危险的意外事件——失温。

失温是怎么一回事?失温,字面上意思就是失去温度,这个温度指的是体温,所谓失温,意思就是身体的产热效率跟不上流失的热量速度,导致体温下降到影响身体正常运转,以至于休克甚至死亡。据媒体报道,马拉松比赛的最适宜温度大约在10—15℃,但身体对外环境温度(冷、热环境)的适应也非常重要,而体温调节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当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失温”现象。户外运动中失温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环境温度过低、穿着太少,使得人体通过体表传导流失的热量太多;身体能量不足,特别是运动进行到后程,体内能源物质持续消耗,没有足够能量供以产生热量维持体温。温度过低时,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户外运动不同于室内运动,在室外,第一个风险是风。风能够快速带走我们体温的环境因素,所以我们太热的时候都会开电扇,因为它效果很好。风流动越快,体温散失也就越快,而马拉松运动,多是穿着短袖短裤,那这个肌肤与空气接触面大,自然流失就更快。很多家庭夏天会有睡觉吹风的习惯,实际上这是个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尤其是不能长时间对人吹,局部失温也可能导致面瘫,中风等问题。其次是雨水,可以这么说,户外运动一旦遇到雨水,为了生命安全,尽量停下来,因为水在体表,带走温度的速度是空气的25倍以上,尤其是遇到10度以下的低温环境,配合风雨,你还在外面跑,10分钟就可以让你进入失温状态,30分钟就可以把一个健康人冻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出门在外,偶遇暴雨,然后全身湿透的情况下,哪怕气温还好,你也会觉得很冷,其实冷这种感觉不在乎外界温度,而是身体温度流失的速度大于本身体温的产热速度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冷了,就算是大夏天,我们如果一下子体温流失太快也会打寒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淋了雨,爸妈一定会催我们赶快去洗澡,不洗澡就很容易感冒,就是这个原因,就是要赶快把水擦干,把身体从失温的状态脱离出去。这次的马拉松事件,去世的几乎都是第一集团,也就是最顶级的运动员,他们对于营养的认知一定是高于普通人的,并且他们的体魄也可以说是人类中属于顶级的那一群人,可即使如此的条件,面对失温这种情况的时候,同样渺小。怕冷绝对不只是意志的问题,更是物理问题,我们作为人类,一个普通的生物,面对自然是非常渺小的。失温是户外极限运动最需要注意的危险,因为它往往来的无声无息,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有点冷,发抖,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就有可能致命,更重要的是等你发现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丧失了自救能力,假如周围没人施救,很可能就会出现意外。关于失温,如果同学中有人是冬泳爱好者一定会比较了解,正是因为冬泳,所以要非常注意失温问题,甚至是首要问题,所以冬泳会对失温做好充分的防备,反而不容易出现这问题,往往会在失温的第一阶段就马上意识到危险并且避开危险。失温有哪些症状?轻度失温患者体温下降到33—35℃,同时会产生剧烈的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幻觉等。重度失温患者体温降到32℃以下,并且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医学上将失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体温接近35度,这个时候的失温人会变得很暴躁,颤抖非常厉害,并且不断地排尿,身体会试图排尿,降低身体水分来收回温度,第二个阶段则会不再颤抖,意识会开始迷离,出现幻觉,比如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这种情况,甚至出现奇特的热感,此时体温就接近33度了,此时的人其实大脑已经开始不清醒了,非常危险,没有外人帮助,已经很难自救了,而到第三阶段,体温接近30度,此时都会出现一些不可逆的身体伤害,如果体温低于30度,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为何夏季也会出现失温死亡现象?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由于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也极容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了恶劣极端天气。出现失温如何施救?第一步:安全转移在众多失温遇难案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此时,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第二步:冷面隔离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第三步:干燥处理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内外衣物都可能已经被打湿。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并用织物擦干身体,保持干燥,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起来。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当患者失温严重时,意识模糊,肌肉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如使用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注意!不要试图给失温严重者进行四肢加热或者喝热水,大量低温血液循环带来的低血压和温度进一步降低会增加复苏失败的风险。如何预防失温?说到这儿,大家一定会想到我们整体自然疗法中一直推崇的一个锻炼法“冷热水浴法”,实际上冷热水浴就是利用了这种失温的原理来锻炼。失温虽然危险,但是合理的使用失温原理,会刺激到细胞最内部的线粒体,线粒体是干啥的?细胞内的一个东西,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要转化为能够被身体利用的能量都是需要经过他的帮忙,也就是说,他就是人体真正的发动机。线粒体越强大,我们身体产生能量的效率就越高,体现到日常生活中就是你总是精神充沛,面对任何意外,压力,你都能够更有效率的地产生足够的能量来进行抵御,这个能量不只是驱动人体,让我们跑步,思考,甚至还能抵御负面情绪,压力,所以说,冷热水浴是一个能够真正能够全方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中国机长》(川航事故改编)电影中,我们看到刘机长在几千米高空,在破了挡风玻璃后,飞机以上千码的速度飞驰,而机长只穿着一件淡薄的衬衫,面临的危险就是失温,低温的风如此高速正面吹向你,身体的热量是被飞速带走的,所以刘机长的所作所为被人惊叹,在事后采访中刘机长也说道自己平日里就有冷热水澡的习惯,正是这个习惯,让他的身体更为持久地面对失温。那刘机长这个牛,到底有多牛,我们来看一个日常的事情。高速公路,码的速度,你如果伸手到窗外吹,吹5分钟,就足够让你的手失温麻痹,那假如你把脑袋挂出去吹,我可以肯定这是有生命危险的动作,而刘机长是整个人在几千米的低温高温,上千码的速度吹,你可见这有多么惊人,所以你要洗冷热水浴吗?那我们回来看马拉松事件,实际上马拉松运动员为了能够更好地比赛,多是把体脂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脂肪本身就有非常好的保温作用,在失温环境下,如果你的体质是低体脂状态,实际上,就会比普通人更难以守住身体流食的体温,其实就更容易失去生命,而冬泳爱好者一定是有点胖胖的,因为这是身体自我的适应,为了防止体温的流失而自我适应长成的身体。脂肪并不坏,在很多情况下都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不论是皮肤的构建,还是皮下脂肪的防御能力,又或者是血液内的脂肪,其实脂肪有其必要的作用,人不能没有优质的脂肪摄入,这也是我们阳光森林一直如此推好油的原因。这次的甘肃马拉松事件应该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人力毕竟渺小,我们的身体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要以为自己能掌控自己的身体,这具身体,我们只是代为照顾,其实它已经是上天最完美的设计,你还要对他切切割割,自以为是救世主,真的不太合适。注意内衣的选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不要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注意衣物的增减。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时穿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并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以便到休息点可以取出保暖衣物,避免着凉和失温。注意保暖防护。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不要把皮肤暴露在寒风中。及时补充体能。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以便随时补充身体热量。重视野外失温现象及时做好预防和预判避免悲剧重演!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ifingworld.com/mlstz/mlstz/132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