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开暴走族到郑开马拉松,郑开两地市民因

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5813.html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韩忠林图片由郑开马拉松组委会提供

郑开大道开通后不久,一场国际性马拉松赛事应运而生。15年来,源起于郑开大道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见证并促进了郑州、开封两座城市的融合发展。

郑开暴走族,会师中牟县

年11月,郑开大道正式开通,两座城市的“距离”因此越来越近。

那个时候,马拉松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

不过,因为当时路上车辆不算多,郑开大道被郑州、开封两地的暴走族“盯”上了。

“每天都有很多人组团暴走。”开封暴走族刘娜回忆,郑开大道开通初期,郑州、开封暴走族分别从两地出发,然后在中牟“会师”,大家有说有笑,不亦乐乎。“很多人走不动了,就躺在路边休息。”

就在大家忙着暴走的同时,在郑开大道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呼声越来越高。

早在郑开大道开通3个多月前的年8月,网名为“半月大哥”的王向阳和网名为“随风缘”的郑劲松,就在网上发布了“关于举办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倡议”帖子,很快引起郑州、开封两地网友呼应。

在两地政府支持下、以及媒体帮助下,网友们举行了万人签名,两地越来越多市民开始支持在郑开大道举办马拉松。

年2月15日,从北京传开好消息,郑开国际马拉松正式得到批准。

就这样,影响郑州、开封两地的郑开国际马拉松从理想变成现实。在15年的时间里,它一直都是两地民间深入沟通的纽带之一。

和郑开大道沿线一块发展的郑开国际马拉松

虽然得到郑州、开封两地政府大力支持,但与很多国际性体育赛事不同,郑开国际马拉松一开始走的就是市场化路线。

“第一届投入了万元,但招商却寥寥无几。”回忆起郑开国际马拉松成立初期的情况,河南省田径协会会长、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执委会主任刘斌直言“太不容易了。”

刘斌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想要办一场成功的马拉松,单凭兴趣爱好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大家对马拉松的了解程度太低。”刘斌称,尽管网友热情很高,但想真正发展起赛事,并非易事。

“最早连冠名也是我们自己的公司做的。”刘斌称,不仅仅是市民不了解马拉松,很多企业也对这场赛事的前景持观望态度,直接导致组委会入不敷出。

“好在我们坚持了下来。”刘斌表示,得益于郑开大道带来的郑汴一体化发展等因素,郑开马拉松在15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国金牌赛事。

数据说明一切。据统计,郑开马拉松至今举办了14届(年因疫情停办),第一届人参赛,第二届人,第三届1.6万人,第四届2万人,第五届2.6万人,第六届3.6万人,第七届3.9万人,第八届4.7万人,第九届4.7万人,第十届4.9万人,第十一届4.9万人,第十二届4.9万人,第十三届4.9万人,今年第十四届4.9万人。

看上去郑开马拉松近几年参赛选手保持在4.9万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着受欢迎程度“停滞”。实际上为了限制参赛人数,从年开始,郑开马拉松全程和半程赛事都需要进行抽签,实际报名人数依旧持续不断增长。

郑开马拉松的变化,不仅仅是在人数上,赛事的专业化程度,也得到越来越多跑友称赞。

赛事的发展也让招商容易了许多。刘斌介绍,目前郑开马拉松冠名成为香饽饽,很多知名品牌抢着要。

“郑开国际马拉松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天一天看着它长大,无论将来会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刘斌说。

因郑开国际马拉松而改变的命运

年底到年初,郑开大道开通之际,开封市民李军英已经37岁,人到中年的她面临着人生重大转折点。

“那个时候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下海经商。”在李军英原本的认知里,商海如“战场”,她担心自己一个中年女性坚持不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郑开国际马拉松即将举办的消息传到了李军英耳中。思前想后,她把命运的赌注压在了这场马拉松上。

“我跟朋友说,要是能跑下马拉松,就说明我有足够的意志力,也就能够在商海中坚持下来。”与朋友说的时候,李军英总是带着开玩笑的语气,不过私底下,她却很认真地备赛。

那一年,第一届郑开马拉松如约而至。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跑完的,大概是命中注定我得下海经商。”第一届郑开国际马拉松,举办时间为当年5月,天气有些炎热,而且从西向东需要全程“顶着太阳”。可在赛场上,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李军英拼尽全力跑完了全程。

“跑完马拉松后,我的信心完全坚定了下来,要下海经商。”很快,李军英开启了创业模式,一直做轴承生意至今。“不能说赚了太多钱,但比一般家庭要强一些。”

也是从郑开国际马拉松开始,李军英彻底爱上马拉松。利用闲暇时间,她跑遍全国多地参加马拉松,甚至还曾专门前往国外参赛。

对于发源于“家门口”郑开大道上的郑开国际马拉松,李军英更是一届也没错过。

正是因此,她成为了郑开国马拉松荣誉跑友,并拥有自己的固定号码“”。

郑开大道上那些满满的故事与回忆

郑开国际马拉松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万名选手参赛,奔跑在郑开大道之上,每个选手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郑州跑友贾国强也拥有自己的专属号码“”,显然他也是郑开马拉松的老朋友。

“我至今记得,年第一届郑开马拉松的起点,是郑开大道第号灯杆。终点在开封金明广场。”从年至今,每一届郑开国际马拉松,贾国强都不会错过,这条“直线”马拉松赛道,承载了他太多回忆。

“年我一直跟着一位70多岁的选手跑,直到终点也没有超过他;年我在郑开国际马拉松创造了自己马拉松生涯最好成绩,跑过终点后,我跪在地上扣谢大地……”回忆起发生在郑开国际马拉松的点点滴滴,贾国强有说不完的话。

郑州跑友张晓也是郑开马拉松“发烧友”,几乎每年都没有错过。赛道上他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故事。

张晓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在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上,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年轻小伙,推着婴儿车,带着不到1岁的孩子一块跑马拉松。

还有一次,一对情侣跑完马拉松后,男孩拿奖牌当定情信物,单膝下跪向女孩求婚。

“这就是马拉松精神,并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种拼搏,是一种延续,是一种信念。”张晓说。

而对于李军英来说,郑开国际马拉松最让她难忘的是组委会别有用心的设计。

李军英介绍,年第十三届郑开马拉松奖牌,与今年第十四届郑开马拉松奖牌,组委会刻意设计了一个小“彩蛋”。

“两块奖牌是可以‘合体’的。”李军英表示,两块奖牌合到一起,象征着“(一生一世)”。

郑开国际马拉松,见证了郑开大道沿线快速发展

年,第一届郑开马拉松举办时,22岁的刘旭东便成为组委会竞赛部工作人员。“当时我主要负责报名接待工作。”

“那个时候我比较懵逼,每个细节该怎么做,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如今15年过去,刘旭东已经成为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竞赛部部长,不过每一届比赛,他依旧如履薄冰,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需要把每一个细节考虑到位,不能有任何漏洞。

15年郑开国际马拉松组委会工作,刘旭东见证了郑开大道沿线的悄然变化。

刘旭东介绍,郑开国际马拉松举办初期,郑开大道两旁行道树刚种植不久,可以说还是“树苗”。大部分路段外侧,是一望无垠的田野。

“现在郑开大道两侧,行道树已经非常茂密。”刘旭东称,15年来,郑开大道两侧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刘斌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马拉松比赛途中需要设置很多休息点、物资补给点。他记得早期举办郑开国际马拉松比赛时,用电是一道难题。“都是沿线政府协调,跑很远接的。”

刘斌介绍,随着郑开大道沿线快速发展,郑开国际马拉松用电难题迎刃而解。“沿线的企业、小区多了,只要跟人家沟通好就行,既方便又安全。”

“两座城市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不仅仅郑开国际马拉松组委会成员,很多资深跑友也在年复一年参赛过程中,见证了郑开大道两侧的变化,以及两座城市的融合发展。

“感觉两座城市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张晓告诉河南商报记者,10多年下来,他感觉郑开大道沿线许多地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框架也都在不断拉大。

李军英则告诉河南商报记者,15年的马拉松经历,让她结识了全国各地跑友。每年郑开国际马拉松前夕,都会有很多跑友向她咨询,应该如何安排时间。

“我一般会建议他们,先在开封玩,然后去郑州住。”李军英表示,开封的旅游景点比较多,但距离马拉松起点比较远,所以她才会这样建议。

李军英觉得,随着郑开大道沿线各区域快速发展,大家以后甚至可以直接住在沿线,这样就更方便参加马拉松。

在郑州、开封两地很多跑友看来,郑开大道拉近两座城市的距离,促进两座城市向纵深融合发展。而源起于其上的郑开马拉松,则促进了全民健身的理念在两座城市市民心中扎根。

“身边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李军英是开封马拉松协会创始人,每年都要组织会员参加郑开马拉松。

她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最开始,她只是一个人参赛,后来身边的家人朋友跟着参与进来,开封马拉松协会成立初期,他们每年能组织人左右参赛,如今这个数据上涨到了六七百人。“现在大家都很注重运动锻炼,这是件好事。”

编辑苗亚祥施尚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ifingworld.com/mlstz/mlstz/14417.html


当前时间: